第23章:貼心俏婢,再見妹妹
“你們看著我做什么?”林黛玉晚間見桑竹榆柳一直在一旁,卻不說話,也不幫忙,好奇問了一句。
“因我們是新來的,姑娘的喜好、習慣一概不知。便是要幫忙,這會不知,也是幫倒忙,反倒耽誤了其他姐妹。
我們在一旁看一遍,記住了,日后上手就不會慌張。姑娘若是覺得我們在這不自在,那我們就先下去可好?”桑榆笑著解釋一番。
“不用,我想喝今天送過來的茶葉,你們熟悉,便去泡一杯吧?!绷主煊窈攘艘豢谄饺蘸鹊牡瑁窒肫鹣挛缏勥^的茶味,便有些想喝。
“姑娘,茶葉是寒性的,晚上陰氣重,容易傷脾胃。且我看姑娘眼下微青,覺淺之人更不能晚上喝茶,喝茶容易提神,更睡不好覺。
且這茶配上露水,泡出來的極為香。不若明早我收集一點露水,給姑娘早起泡上一杯,醒醒困乏可好?”桑榆躬身說道。
林黛玉一聽倒也沒有反駁,她本就不是驕縱之人,何況是好言相勸。且露水泡茶味道的確很好,遂點點頭同意了。
“今兒大夫開了一些食補的單子,晚間的安眠湯藥替換成了牛乳?!鄙V駨囊慌缘难绢^手里端過。
“這牛乳不腥,里面加了杏仁和玫瑰,還添了幾味藥,彼此相抵,不腥反甜呢?!鄙V駥⑼虢舆^,并沒有靠近林黛玉,距離正好讓能聞到牛乳味。
林黛玉湊近一聞,果然只有香甜的味道,并無那腥氣。
便端過,細聞了聞,抿了一口。果然有股藥味,到不苦。淡淡的玫瑰香味,帶著少許甘甜。
果真好手藝。
便慢慢喝了起來,竟一碗都喝下去了。
“這牛乳里面添了安神的藥物,晚上姑娘可不必點安神香,以免睡得太沉,第二天早起反而頭痛困乏。”榆柳在一旁提醒道。
“恩?!绷主煊顸c了點頭,便讓桑竹在跟前伺候她寬衣。
其他丫鬟看著,皆低頭,不敢言語。就連白日被人當槍使的雪雁,此刻也埋頭慫臉站在最后,不敢上前。
不過一兩日,這林黛玉就體會出桑竹和榆柳的好來。
平日說樂逗趣,讓她一掃陰郁之氣。雖愛逗樂,卻并不是那般粗心之人,都有著那繡線般的心。
僅僅兩日,她一應物品全都記住,唯有錢財和庫房從不曾沾染。
所有習慣都也摸熟,上手后也一點不生硬,甚至比她的丫鬟還會服侍人,且從來都是笑臉相迎,怎能讓人不喜歡。
雖沒有特意說起她家主子,卻總是在逗樂的時候拿她家主子做引子,每每引得林黛玉笑得肚子疼。
一日天氣晴朗,桑竹她們拾掇著林黛玉去院子里面散散步,天天悶在屋子里面,對身體不好。
桑竹正逗樂時,突然背后傳來一聲。
“好啊,你們好大的膽子啊,居然這么編派我?!?/p>
賈瑯這會已經(jīng)考完了縣試,但是林如海的病日漸好轉,賈瑯便讓林如海安心養(yǎng)病,他們不著急走,以免病沒好,他們這一走病又復發(fā)。
賈瑯又把那一套‘林妹妹身體還虛著,這一去路途遙遠,萬一有個什么,便是不好。不如,先把身體養(yǎng)好再起程?!貜蛶状?。
林如海本就疼愛女兒,自然不舍林黛玉離去,自然同意賈瑯的說法。反倒因為賈瑯如此關心他們,免不了感動有加。
這日,賈瑯正和林如海賞花賞園時,正聽見桑竹的話尾子,和林黛玉樂得出聲的大笑聲。
賈瑯便開口調笑一番。
“父親,瑯表哥。”林黛玉看得賈瑯和父親站在自己身后,立即起身行禮,頗有些羞臊。
“今日天氣尚好,且瑯兒已考完試,便一起來賞園子。你也不必太過嫌,大家是一家子親戚,見見也無妨?!?/p>
林如海也沒有讓林黛玉避嫌,畢竟林黛玉和賈瑯是表兄妹,且他又在此。
而且他想著兄妹之間認認也好,畢竟林黛玉要去賈府住上一段時間,盼他們表兄妹熟悉一番,日后不求處處照顧,只需照顧一二就行。
“我這人偏不喜歡弟弟,只喜歡姊妹們。這弟弟啊,太調皮了,天天一蹦一跳的,比猴還皮。
姊妹們卻溫婉賢淑,最可疼人不過,且妹妹都是要嫁人的,處一日少一日,我更是偏疼她們。
如今林妹妹去了我家,萬事不必擔心,姊妹們都是極好,日后一處玩鬧也不會無聊寂寞。一處上學、一處寫字、一處作畫,一處賞花作詩,好不熱鬧的。
我家還有個嘴巴比脾氣還要伶俐的璉二嫂子,你若是有一份不隨意,她每日便能讓你十分滿意。
如今和姑父聊過,更覺姑父才華橫溢、滿腹經(jīng)綸,且瑯日后立志為國為民,少不得經(jīng)常寫上那滿匣的書信討教一番。
若是能帶著姑娘的書信一起來,想來姑父看在妹妹的信上少不得要多指點兩句?!?/p>
賈瑯洋洋灑灑一番話,不僅讓林如海更加滿意賈瑯的細心,更讓林黛玉對賈瑯更添幾分好感。
“玉兒,替為父謝謝你這瑯表哥。這些日子都是你瑯表哥替我操持家務,連帶你出行裝備都是瑯兒預備的,可見極為心細?!绷秩绾B牭眠@話,也不由說笑一番,語氣中竟帶一絲淺淺遺憾和感慨。
遺憾自己的孩兒不過五歲便早夭,感慨這賈瑯侯門出身、富貴之家,卻不見一點嬌氣。
拜于名師之下,學識也是極好,年歲尚小,說出的文章雖有些叛逆,卻新奇可行,并非無的放矢之輩。
林如海又看了這賈瑯一眼,模樣也是極好。
正聽見玉兒秀聲秀氣的答謝,又抬頭看了自家女兒,不免心中升起一個想法。
往外走了兩步,看見玉兒和賈瑯同處一框,男才女貌,何止匹配而字可以言說。
林如海又往前走了兩步,心中想法卻是一點都沒有顯露出來。
因林黛玉在這里,賈瑯與林如海并未談及朝中政事,賈瑯便說起一些街邊趣聞。過幾日,又到了花朝節(jié),賈瑯便隨口問及。
“家中遭逢巨變,姑父與妹妹又是思慮多度,傷了身體。不如給妹妹生日做得熱鬧些,一來家中到底有些寂寥,熱鬧些沖散了府中哀氣才好。
二來花朝節(jié),大家都在過節(jié),街上熱熱鬧鬧,大家且往街上走走,不要坐那馬車。沾染些外面那些貧苦人家的氣息,好壓一壓咱們這福氣才是好的?!辟Z瑯有心讓林妹妹往街上走走去。
“這話是如何說得?”林如海有些好奇的問道。
“這道理并不是大家門戶知道的,是那鄉(xiāng)野小戶才得的。因大戶人家的女兒嬌貴且守禮,一般奶娘小時候便常常抱著,不敢叫摔著、碰著。
這人當是頂天立地,小兒又小,又不落地氣,人少一氣如何能健壯起來。
二來,人不能太圓滿,過得太好遭天妒,可不見貧苦農民人家那般勞作卻還能長命百歲。
京中有幾家大戶聽聞此事,膝下子孫從小體弱多病,病急亂投醫(yī),便信了。恰好大節(jié)將至,于是便狠心領著病弱孩子,叫他自己用腳走。
因大節(jié)街上熱鬧,孩子也新奇,一時也不覺身體沉重。
將家中孩子帶出同貧苦人家的孩子一同玩鬧,吃些外面街邊的食物,看些外面的表演,同那些貧苦孩子一般。
這樣,便沾染他們身上的氣息,如此便把天瞞混過去,不惦記著自然而然就好了。
這不,還真有兩三個家里就是好的,如此便傳開了。且大家閨秀何曾能這般出門,到后來反倒演說成了姑娘用此法定能好的傳言。
如今我家府中也興起這般傳言,于觀音節(jié)時,帶姑娘們出去走上一段路,吃上兩種民間小吃,便去凈音寺上香求上一簽?!?/p>
這話是賈瑯自己說的,因為王熙鳳不過十五就生了巧姐,巧姐自然體弱??匆娗山闳宕紊?,賈瑯就把這話隨口說給王熙鳳聽。
當時巧姐不過兩三歲,哪里有什么男女大防。
于是,就命奶嬤嬤帶著小廝,與觀音節(jié)走了一遭,又去親自上了香。
也不知是不是真的沾了地氣,竟好了幾分。
這個傳聞便傳開了,后來賈瑯推波助瀾想要借著這個傳聞帶姊妹一起出去,奈何老祖宗還是迂腐,不肯應答。
“哦,還有這事,倒也可以一試。”林如海雖是讀書人,且也不是那般死板之人。也曾在林黛玉小時帶她出去過,夫人也常常帶林黛玉去寺廟上香。
雖不是很信,卻也覺得是得出去走走才好,看看春光,看看湖景,心才開闊些。
林黛玉聽到父親的話,又看了看賈瑯,眼中帶著些許奇異和感謝。
大家閨秀平時怎么可能出得了門,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。
“女子總是不比男子,若是真要上街,妹妹那日可換上男裝,姑父帶著去踩踩地,看一看湖光山色。
去至一寬闊壯麗的地方,欣賞一下美景,喝上兩杯清茶。頗有幾分滋味,心境也會開闊、寬松不少?!?/p>
賈瑯這話還真不是假話,人啊,常去看看壯麗美景,心中也比常人平靜幾分。
林如海也認同得點點頭,這話他到時認同。
早年間,他也曾四處游學過一段時間,那時候確實感嘆山水之美,靈感如泉涌。
又看向黛玉,這段時間哀愁纏身,外出去去晦氣也是極好。